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5%,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不断暴露。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扎实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需要定期体检。城市体检将聚焦哪些问题?如何找到这些问题?找到问题后怎么办?记者带你一起了解。 检什么 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百姓关注问题 根据指导意见,城市体检要坚持问题导向,划细城市体检单元,从住房到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找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聚焦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查找问题短板是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菁说,此次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将从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四个方面入手,对城市进行全方位、全维度的精细化体检,查找不同空间层级的城市建设问题。 住房的质量、住房的宜居舒适度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张菁说,在住房维度,本次体检针对“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群众住得健康、便捷”的要求,从安全耐久、功能完备、绿色智能等方面,开展房屋使用安全、管线管道、入户水质、建筑节能、数字家庭等住房维度体检,涉及住房屋顶、外立面、楼道、户内、地下室等,以全面摸清房屋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与数字家庭的差距。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张菁说,在小区社区维度,主要从设施完善、环境宜居、管理健全等方面,找准养老、托育、停车、充电等设施缺口以及小区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为后续的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提供支撑。 在街区维度,张菁说,城市体检将重点衔接十五分钟生活圈配置要求,从功能完善、整洁有序、特色活力三个方面,找准公共服务设施缺口以及街道环境整治、更新改造方面的问题,以激发街道活力,让人民群众获得美好的街区生活体验。 如何检 城市政府主导 各方共同参与 城市体检涉及城市的各个角落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项复杂的工作如何实施?居民可以怎样参与其中? 根据指导意见,开展城市体检工作要坚持城市政府主导,建立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区、街道和社区共同参与,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的工作机制。 “城市体检要特别注意畅通居民建言献策渠道,切实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院长边兰春说。 边兰春说,各城市应该通过公众媒体加大对城市体检工作的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城市体检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圈、进车站等系列活动,因地制宜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动员群众参与城市体检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社区管理员和市民志愿者代表共同组成的“市民医生”等机制,倾听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与空间建设的需求与建议。 自2018年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选择试点城市、样本城市持续开展体检工作,其中,2023年选择天津、唐山、沈阳、济南、宁波、安吉、景德镇、重庆、成都、哈密等10座城市县进行试点,完善了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创新了城市体检方式方法,探索了城市体检成果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