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热线 日期:2016-03-18
检验检疫人员在检查进口商品及压力容器
记者昨日(17日)从天津检验检疫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天津检验检疫局本着“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执法理念,从严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了口岸外贸秩序。2015年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检验检疫违法案件291起,执行罚款金额共计近60万元,案件数同比增长5%。其中进境环节违法案件241起,出境环节违法案件50起。“涉案产品种类比较广泛,既有机电产品,也有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儿童用品、食品化妆品等多种产品。” 天津检验检疫局副局长王彦生介绍。
据了解,在违法案件略有上升的同时,违法类型也呈现多样化,涉及逃避检验检疫、不如实申报、食品安全、假冒检验检疫证单等多种情形。
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逃避检验
2015年6月,天津检验检疫人员在对一批493个申报为“安全座椅”的非法检商品实施抽查检验时,发现该批商品实为进口自荷兰的“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属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口商品目录》内商品。进口商没有如实申报并落实进口法定商品检验,其行为构成了“对法定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不予报检,逃避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违法行为。天津检验检疫局依法对该进口商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并依法对涉案产品实施了检验。
出口商品使用伪造《装运前检验证书》
2015年5月,天津检验检疫局收到国外驻华使馆转来的2份涉嫌伪造的《装运前检验证书》,经核实并非天津检验检疫局出具,系伪造的检验检疫证书。调查证实,该2份证书所涉商品为天津某公司2014年11月出口至苏丹的化工品,为贪图便利,该公司未向检验检疫部门申请装运前检验,而是通过网络联系代办了2份证书并邮寄给国外收货人用于办理清关手续。天津某公司的行为构成了“使用伪造的检验检疫证书”的违法行为,天津检验检疫局依法对该公司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
擅自使用未经检验外埠流向法检商品
2015年6月,天津检验检疫人员在对开发区某公司1批进口自意大利的发电机组用部件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部分产品已经投入生产使用,无法落实进口商品法定检验工作。经调查证实,该批进口商品于2014年12月自首都机场口岸通关进境,在未依法落实目的地法定检验的情况下,被该企业予以使用,其行为构成了“擅自使用未经检验的法检进口商品”的违法行为,我局依法对该企业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2015年,天津检验检疫局共发现4起擅自使用未经检验的外埠流向法检商品的案件,调查清楚并实施处罚4起。
进口宝马X5越野车伪造发动机号
2015年7月,天津检验检疫人员在对一辆从美国进口的宝马X5越野车现场检验过程中发现,该车打刻在发动机缸体上的发动机号字体形状与其他同款车辆存在明显不同,疑似存在伪造发动机号的情况。经进一步仔细观察,发现一金属薄片覆盖在该处表面,把该金属薄片取下,在该位置又出现一新发动机号,字体形状与打刻在金属薄片上发动机号不同,但与其他同款车型一致。虽然原车发动机号部分内容因胶水覆盖无法完全辨别,但经仔细辨认,仍能发现两发动机号标注的发动机型号信息不同。上述行为严重违反了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的规定。天津检验检疫局遂向进口商出具了退运通知书。
“自2014年10月起,在美国销售宝马X5越野车排量2979ml增加到3004ml,发动机型号从N55B30A更改为N55B30B。两款车型无论从外观,还是VIN都无法区分,仅能从发动机型号加以区别,但两款车型的进口综合税率(消费税、关税、增值税)却相差30%。为此,部分不法企业为偷逃关税,获得高额利润,篡改发动机号。” 该局副局长王彦生解释。
进口食品违规使用有机标识
2015年9月,天津检验检疫人员在对一批韩国进口的小食品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其中一款“大麦茶”的食品包装上印有“ORGANIC”(即“有机”)标识。检验检疫人员随即核实该票货物的报检单据,发现单据中并未提供我国有机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机认证证书,产品包装上也未印有有机产品国家标识、认证机构名称和17位有机码。
根据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规定,不管是国内还是进口的有机产品,都应当符合中国有关法律规定并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未获得中国有机认证的产品,不得在销售包装及其标签上加注“有机”、“ORGANIC”及一切可能误导公众认为该产品为有机产品的文字表述和图案。根据上述规定,天津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遂判定该产品不合格,需进行标签整改。随后,该批货物在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的监管下,完成标签整改工作后放行。
进口榴莲果肉泥多项菌落数超标
2015年10月,天津检验检疫人员对一批共200公斤来自马来西亚的榴莲果肉泥实施现场检验后,对货物进行了抽样并送技术中心进行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反馈的检测结果显示,这批榴莲果肉泥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均存在超标问题,检验检疫人员遂判定这批货物不合格。天津检验检疫局依法对这批不合格进口榴莲果肉泥实施了销毁处理。
知名品牌进口服装成分色牢度不合格
2015年1-6月份,天津检验检疫局在对某企业的进口服装进行检验监管中,先后共发现5批不合格,货值近4万美元,涉及多个知名品牌。其中3批为成分检验不合格,即标签标注的面料成分与实际面料成分不符,经企业整改,复验合格后允许进境销售;另外2批为色牢度不合格,此类不合格问题属于涉及人身安全卫生的项目,天津检验检疫局依法对这2批不合格进口服装进行了销毁处理。
经统计,天津检验检疫局全年共检出不合格进口服装20批,3.09万件,货值6.42万美元,共对3批无法整改的进口服装实施了销毁处理。在此,天津检验检疫人员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进口服装不一定“高端”,进口知名品牌质量也不一定都好,购买时要仔细挑选。(记者 王英)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