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迎来清明首个祭扫高峰 13万人次出行祭扫

来源:天津热线   日期:2016-03-21  


昨天(20日),和平区犀地社区以“清风寄哀思 鲜花献故人”为主题举行了犀地社区清明节集体公祭活动。活动中,在场居民献上手中的鲜花、点燃蜡烛,向逝去的亲人们倾诉着心中的悼念。摄影 记者 崔跃勇

  又是一年清明季,刚刚过去的双休日,天津市迎来清明首个祭扫高峰。据民政部门统计,3月19日、20日两天,全市共接待祭扫市民13万人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清明时节的清新、文明之风充分得到体现,各祭扫场所推出的生态、绿色、节地、文明的殡葬方式和悼念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参与。倡导移风易俗,节俭清静过清明的“清风行动”走进校园、社区,带动更多人放弃烧纸、放炮等旧俗。

  为了引导市民文明祭扫,市第一殡仪馆推出了鲜花换烧纸、换鞭炮活动,同时设置了文明祭奠区,凡来馆不携带烧纸和鞭炮祭奠亲人的家属可免费试用。记者看到,有很多市民将自带的烧纸、鞭炮换为鲜花,在文明祭奠区祭扫的市民也是越来越多,然而也有市民“执意”用烧纸的方式缅怀亲人,为了满足市民用传统方式祭扫的需求,殡仪馆设置了焚烧箱,及时派人清扫纸灰。

  在河西区前程里社区,举办了“都市清风行动,清明感恩绿色共祭”活动。活动会场设有一块以“清风寄哀思 鲜花献故人”为主题的背景墙,背景墙前面的桌子上摆放着用蜡烛布置成的心形图案和花环。现场还设有“时空信箱”、用鲜花和纸鹤装饰成的追思板。居民可通过祭献鲜花、追思板留言、“时空信箱”,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伴随着深情、舒缓的追思词,来自15个社区的20个家庭的居民纷纷点燃桌上的小白烛,将先人的照片摆在面前,手持菊花,默默倾吐着心中的哀思。这种安静、高雅的祭奠方式代替了烟雾缭绕的烧纸放炮,越来越受到市民的认可。

  昨天,“清风行动进校园活动”走进了南开大学,学生们以老一辈革命家提出火化倡议60周年为契机,缅怀周总理,推出恩来精神育你我主题倡议活动,启动志愿服务,倡议文明共祭,将传统文化融合当代文明环保的新风尚传承下去。(记者 任悦 李海燕)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