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乡音听即墨柳腔 200多年的活历史

来源:天津热线   日期:2013-02-22  

 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北京2月22日讯:即墨柳腔是一个较古老的地方剧种,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从山东境内广泛流传的“本肘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源于即墨西部的沽河流域,流行于胶东地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柳腔初期的演唱形式非常简单,所用的乐器也只有一只手锣,一只手鼓和一支竹板。后来受“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采用“四弦胡琴儿”伴奏。初用弦乐时,拉与唱不相协调,艺人们就配合着往上溜,因此,被戏称为“溜腔”,后来艺人们觉得不雅,就借用同音字,定名为“柳腔”。从此,柳腔作为一个剧种,登上了即墨的大众舞台。柳腔剧目内容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故事,对白运用即墨方言,曲调有欢调、悲调、垛板、慢板、数板、南锣、娃娃腔等板式。唱腔委婉细腻,优美流畅,语言风趣生动,表演朴实无华,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在“四弦胡琴儿”悠扬悦耳曲调的伴奏下,加上柳腔特有的向上翻高8度或6度的尾音“勾勾腔”,听来真是余音袅袅、绕梁三匝,令几代家乡父老为其痴迷。 

       建国后,柳腔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即墨于1956年成立了专业的“即墨柳腔剧团”。经新老艺术工作者发掘、整理和创新,使柳腔不论在演出剧目,还是唱腔板式、音乐伴奏与曲牌上,都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同时,也迎来了柳腔艺术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1959年,青岛市柳腔剧团应邀进京,并三进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领导和戏剧界知名人士及首都人民汇报演出了《割袍》、《赵美蓉观灯》等剧目,获得极大成功,演职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等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得到了郭沫若、田汉、老舍、梅兰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肯定和赞扬。《北京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戏剧报》等报刊都发表了评论文章,对柳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柳腔誉为“胶东之花”。从此即墨柳腔这一地方小剧种,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扬名全国。原文化部部长黄镇、朱穆之也先后莅临即墨,在观看了柳腔剧团的演出后,高度评价了即墨柳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著名诗人贺敬之在观赏即墨柳腔之后,也即兴写下了“杯接田单饮老洒,醉人乡音听柳腔”的精彩诗句。

       多年来,即墨柳腔剧团有一大批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获奖,其中柳腔《王三卖鱼》,被青岛电视台制作成电视戏曲片,荣获1985年中国首届戏曲电视片“鹰象奖”二等奖。由于柳腔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即墨市除有专业柳腔剧团外,不少村庄都有业余柳腔剧团。(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政府网)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